回顾 | IBT科学家讲坛聚焦功能材料前沿应用发表时间:2020-04-26 17:55 功能材料是指通过光、电、磁、热、化学、生化等作用后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功能材料涉及面广,具体包括光、电功能,磁功能,分离功能,形状记忆功能等等。这类材料相对于通常的结构材料而言,一般除了具有机械特性外,还具有其它的功能特性。
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举办深圳湾IBT科学家讲坛-功能材料专场,聚焦当前最前沿的科技话题,以科学家视角带观众走近功能材料,用科学的眼光解读科技热点、前沿研究、产业应用和最新实验等。该活动由创投决承办,生物材料协会联盟协办。 嘉宾报告
毕亚雷 深圳先进院发展处处长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 毕亚雷在论坛致辞中表示,深圳湾IBT科学家讲坛是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结合深圳信息技术和生物科技两个领域的产业需求,在共性技术角度推出的首个科学家讲坛。通过此次讲坛,希望能够将几位科学家在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并期望能为企业家们带来协同创新的机会。
潘浩波 深圳先进院医药所副所长 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主任 当人体进入老年阶段后,能否像汽车更换零件一样替换老化的器官?生物医用材料有望实现这一科幻场景。来自深圳先进院医药所的潘浩波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生物材料对于骨组织修复、角膜修复、创伤修复等可能的应用,并解析了目前生物精准制造重建功能组织及器官面临的挑战。以山羊胫骨超大临界骨缺损修复为例,潘浩波介绍了团队基于碱性微环境理论的材料设计,将研发的生物活性材料植入山羊体内后,山羊1个月后下地,伤口完全愈合,3个月后活动自如,可奔跑跳跃。
喻学锋 深圳先进院材料所副所长 深圳电子材料国际创新院副院长 喻学锋研究员以“IBT纳米材料与技术”为题,分享了黑磷金属纳米催化剂、微胶囊和纳米功能涂层技术在工业和生活层面的应用。喻学锋介绍了其团队通过研发黑磷金属纳米催化剂,解决了我国在催化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发展了系列原位聚合微胶囊制备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硅树脂、聚脲等无醛微胶囊的吨级制备,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多领域相关产品;研制出用于护目镜防雾的纳米防雾喷剂,在疫情期间帮助医护人员解决护目镜防雾问题,未来团队还将拓展纳米技术,将技术应用到更多的领域。
王怀雨 深圳先进院医药所研究员 国家“优青”获得者 感染是骨科植入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局部清创及服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有限,情况严重时或导致植入失败,而细菌在植入材料表界面定植及形成菌膜是造成术后感染的根本原因。实现骨科植入材料与周围组织间的功能适配是王怀雨团队研究的重点,他详细介绍了团队在骨科植入材料表界面抗感染功能设计与结构,包括元素抗菌、充放电抗菌、结构抗菌、协同抗菌等创新方法。 蒋婵 深圳市菩安科技有限公司 此外,论坛还邀请到深圳市菩安科技有限公司CEO蒋婵女士做分享报告。菩安科技致力于天然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绿色抗菌功能研发,产品包括抗菌纤维、抗菌面料等。为加强研学产合作,菩安科技与深圳先进院团队在材料抗菌功能构建等方面紧密合作。双方计划共同成立抗菌材料联合实验室,围绕民用/医用材料抗菌功能构建等方面,在前沿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平台建立及人才培养等多层面进行广泛合作。
IBT科学家讲坛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投决发起的聚焦信息技术(IT)和生物科技(BT)的全球影响力科技论坛。IT和BT都是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技术,前者是过去数十年全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后者则是各国一致看好的未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IT与BT两个领域越来越显示出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IBT科技论坛采用线上直播和后期录制方式,面向全球分享IT和BT为话题打造的科普短视频节目。
文字/严偲偲 刁雯蕙 编辑/严偲偲
|